2月15日,在習近平總書記2015年來陜考察八周年之際,2023年西安市推進“北跨”發展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經開區舉行。
此次推進“北跨”發展集中開工的項目150個,總投資1324.63億元,年計劃投資374.96億元。
推進“北跨”發展集中開工的項目150個,總投資1324.63億元
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方紅衛出席并宣布開工。市長李明遠主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韓松,市政協主席王吉德參加。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來陜考察重要講話中關于“發揮在裝備制造業上形成的競爭優勢,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和航空產業基地,努力向產業鏈中高端邁進,鞏固和發展優勢主導產業”“要把重點放在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上,把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做實做強做優”的重要要求,西安市錨定產業強市目標,統籌推進“北跨”發展,全面啟動、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堅持以城帶產、以產興城、產城融合,持續優化存量、引入增量,加快形成渭河南北呼應、交通貫通成網、業態融合互補、渭河成為城中河的擁河發展模式,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西安實踐、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注入強勁動力。
據悉,此次推進“北跨”發展集中開工的項目150個,總投資1324.63億元,年計劃投資374.96億元。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42個、服務業項目8個、城建及基礎設施項目64個、生態環保項目5個、社會民生項目31個,總體呈現出產業占比高、科技含量足、帶動能力強、基礎配套全、社會效益好的特點。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促進區域融合發展,疏解中心城區功能,推進基礎設施完善和產業延伸,為西安市推動實施“南控、北跨、西融、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建設更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開工儀式后,與會人員來到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區域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實地觀摩。方紅衛、李明遠詳細了解渭河兩岸交通產業、基礎設施配套、河道治理等情況,強調要以本次集中開工活動為契機,堅持規劃引領、交通先行、產業支撐、項目帶動,持續加大推進“北跨”發展項目的謀劃、落地、建設力度,以高質量項目支撐“北跨”發展不斷取得新成效。
市級四大班子領導,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西咸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陜西軌道交通集團董事長,市級有關部門和各區縣、開發區、西咸新區各新城、市屬企業主要負責同志,部分市人大代表、市政協委員等參加活動。
經開區擬開工“北跨”項目19個 國際港務區將重點打造渭河南岸企業總部聚集區等項目
2月15日上午9時西安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開幕,西安市市長李明遠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23年全面吹響城市“北跨”發展“集結號”,制定實施《西安市“北跨”發展行動方案》。
據了解,作為西安市“北跨”戰略的主要承載區,今年一季度,經開區擬開工“北跨”項目19個,總投資300.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5.9億元,整體呈現出產業項目占比大,科創項目覆蓋廣,民生項目帶動強的特點。
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17個,包含汽車產業項目4個,高端裝備制造產業項目4個,新能源新材料項目2個,秦創原項目4個,產業園區項目3個,總投資257.94億元,年度計劃投資68.9億元,將進一步強化產業集聚效應,促進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推動主導產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數字化轉型,為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服務業項目1個,總投資2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5.4億元,將進一步豐富消費業態,有效激發消費動能,促進城市品質提升,增強區域經濟發展活力。
社會民生項目1個,總投資20億元,年度計劃投資1.6億元,將為廣大市民群眾提升更為便利、更高質量的生活服務,優化城市配套設施,提升居民獲得感、幸福感。
當天上午,在國際港務區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現場,西安國際港務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孫藝民介紹說,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總投資305億元 ,規劃占地約12平方公里(國際港務區7.7平方公里,高陵區4.3平方公里),2023年計劃投資60億元,主要建設“三橫七縱”市政道路、330kV高壓線落地遷改及電力設施、渭河兩岸綠化提升、河道疏浚等基礎設施項目,征地拆遷、群眾安置房等配套項目。
該項目按照“統一規劃、區域聯動、功能互補、產城融合”的思路,推動形成渭河南北呼應、交通貫通成網、業態融合互補的發展格局。真正統籌片區規劃,用城市功能支撐產業發展(借鑒浦東新區、錢江新城規劃建設理念),使土地資源價值最大化,城市功能輻射帶動最大化。
除了渭河南岸企業總部基礎設施及配套項目,記者還了解到,目前國際港務區“北跨”開工項目還有渭河南岸綠帶(一期)綠化項目及渭河灘區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項目,項目總投資約20億元,總面積約15.93平方公里,擬采取多種工程措施進行灘區治理及生態修復,對渭河南岸河堤路南側護坡及坡腳外200米范圍進行綠化;渭河南岸道路基礎設施項目主要包括旅游大道、安瀾路、歐亞大道北延伸段、奧體大道北延伸段等“三橫七縱”道路管網,總投資約40億元左右,區域涉及7663畝征地及1327戶群眾安置,總投入約100億元;330kV高壓線落地遷改項目參照西安奧體中心周邊落地遷改經驗,結合北部片區項目建設的需求,按照“臨時+永久”的原則全力推進330kV高壓架空線路遷改和落地,總投資約30.85億元,可節約建設用地約1060畝;入區企業投資項目包含省外經貿集團、省物流集團、陜投集團、省地建集團及國家電網、京東集團等企業已確定在渭河南岸總部區域內投資建設總部辦公、科技研發、高品質酒店等項目。
渭河兩岸規劃設計借鑒雄安新區規劃理念
將形成由河向城逐步升高的空間形態
據介紹,2022年5月4日,國際港務區與高陵區按照“統一規劃、區域聯動、功能互補”原則,啟動了“渭河疏浚及兩岸概念規劃設計國際競賽”,目前已編制完成《渭河(灞河入渭口至臨潼交界段)灘區生態修復工程方案設計》、《渭河兩岸200米林帶設計方案》。
渭河(灞河入渭口至臨潼交界段)規劃設計借鑒雄安新區規劃理念,河岸線控制200米綠化帶,向外1公里建筑高度控制在25米左右,綜合容積率控制在1.0左右,形成由河向城逐步升高的空間形態,確保實現高起點開局、高水平規劃、高質量建設。
省水利廳和省渭河生態區管理中心已召開專家論證會并通過技術方案論證。完成了渭河(灞河入渭口至京昆高速以東500m段)灘面治理及生態修復工程可研招標和編制工作,市發改委已立項。積極推進渭河灘區生態修復及兩岸200米綠廊、景觀綠化、配套設施等建設工作,通過構建“大尺度、近自然、低維護”的臨河生態綠帶,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生態畫卷。
之后,國際港務區將發揮內陸港平臺優勢及完備的城市配套優勢,重點打造渭河南岸企業總部聚集區、“一帶一路”科研高教區、城市綜合服務區。目前已經完成征地7600畝,正在和入區企業對接規劃方案,推進入區項目盡快開工建設。
專家解讀:
“北跨”對于拉大西安城市骨架、擴容城市經濟增長空間具有重要意義
為什么要提出“北跨”戰略,“北跨”將對西安帶來怎樣的變化?
2月15日,陜西省社科院經濟所副研究員冉淑青分析稱,2018年《大西安2050空間發展戰略規劃》首次提出“北跨、南控、西進、東拓、中優”空間發展戰略,“十四五”規劃改為“北跨、南控、西融、東拓、中優”,成為近年來西安空間發展的總綱領?!拔靼材蟼葹榍貛X生態保護區,發展空間受限;北邊為廣袤的渭河沖積扇平原,具備大規模城市建設的先天條件,因此,西安跨過渭河向北發展,使得渭河成為西安的市內河成為西安空間發展的必然選擇?!?/span>
西安實施“北跨”戰略多年,建設了渭北工業集中區的高陵、臨潼、閻良等三個工業組團,托管區西咸新區的空港新城、涇河新城、秦漢新城也在渭河以北,這些區域共同在渭河以北形成了一條包括汽車、現代裝備、通用航空、新材料等在內的先進制造業發展走廊,也是西安先進制造業發展的重要承載區?!氨笨纭睉鹇缘膶嵤τ诶笪靼渤鞘泄羌?,擴容城市經濟增長空間具有重要意義。同時,《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著力推動富平閻良、高陵涇河新城三原、西咸新區空港新城咸陽經開區、耀州等組團發展,打造一批產城融合、功能完備、職住平衡、生態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組團,積極培育都市圈發展重要支點。因此,“北跨”也是西安落實《西安都市圈發展規劃》的重要支撐。
“北跨”是西安城市空間擴張的未來所在,未來如何更好地推進西安“北跨”發展?冉淑青認為,一是在西安都市圈范圍內統籌規劃建設城市快速交通體系,提升都市圈通勤效率和水平,筑牢產業、人口實現“北跨”的基礎;二是同步推進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資源“北跨”,以優質公共服務吸引人口聚集。
華商報記者 田睿